• <li id="idmp4"><tr id="idmp4"></tr></li>
      <em id="idmp4"><acronym id="idmp4"></acronym></em>

        <dd id="idmp4"></dd>
        <rp id="idmp4"><ruby id="idmp4"><blockquote id="idmp4"></blockquote></ruby></rp><dd id="idmp4"><pre id="idmp4"></pre></dd>

        今天是: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設置首頁 | 收藏添加

        關于加快“信用青羊”建設 強化事業單位監管工作的建議

        作者:  發布日期:2022-08-08   查看次數:

        為強化事業單位信用約束,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近期,青羊區委編辦立足區實際,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領域開展“信用+監管”新模式進行調研,探索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一、事業單位信用監管工作的現狀

        目前,事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已實現全覆蓋,以法人名稱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為基礎的事業單位信用信息數據庫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更新上報“成都信用”網站,信息互聯共享進一步實現。信用建設與事業單位年報公示、“雙隨機、一公開”信息抽查工作有效銜接,誠信公示和誠信履職納入監管事業單位的重要方面,充分發揮信用建設的激勵導向作用。擔任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人選的,必須具備無不良信用記錄,嚴禁失信人擔任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存在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領域的失信情況屢有發生。比如個別單位法人證書沒有得到妥善保管,導致證書損毀或丟失;單位實際使用名稱與核準登記名稱不一致;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法人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沒有及時變更。

        (二)原因分析

        1.制度機制缺失。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用制度還不完善,信用應用和體系建設仍處在探索階段,少數省份雖已啟動信用承諾和信用等級評價工作試點,但就全國而言,完整的制度體系和信用場景應用尚未建立。

        2.部門聯動不夠。對事業單位的監管僅靠機構編制部門一家之力遠遠不夠,需要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不健全,對事業單位震懾力和威懾力不足,事業單位失信成本低,難以養成守信意識。

        3.監管手段單一。事業單位事中事后監管方式有待豐富和拓展,監管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監管力度有待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要增強事業單位對信用問題的重視,推動事業單位誠信履職和誠信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加快推進信用應用。一是探索試行登記管理信用承諾制,將事業單位及法定代表人作為信用承諾對象,簽訂信用承諾書,對依法依規履行單位職責、嚴格按照規定登記、規范使用法人證書等內容作出承諾,并由登記管理機關統一歸集并向社會公示,讓承諾“曬在陽光下”,實現共同監督。二是探索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圍繞事業單位法人遵紀守法、承諾守信、職能運行等方面,完善指標體系,科學進行評定,形成信用等級“成績單”,將信用評價結果作為事業單位績效考評等次評定的重要依據,促進事業單位法人知信、守信、護信。

        (二)加快實現協同監管。一是建立事業單位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壓緊壓實舉辦單位責任,加大與組織、財政、人社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實現對事業單位聯合監管、共同把關。二是推進數據共享,積極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體系,形成各部門單位信息交換的“共享樞紐”,通過大數據和自動化系統,隨時掌握事業單位依法履職、誠信自律運行情況,實現信用信息互聯共享,為事業單位監管工作提供數據支撐。三是形成獎懲合力。加強事業單位“紅黑名單”認定管理,確立事業單位信用紅黑名單的認定條件和認定標準。加強事業單位異常信息管理,對存在違法違規、不守誠信等異常情形的,采取約談法定代表人、責令限期整改、并通報聯合監管成員單位等措施進行聯合懲戒,提高事業單位失信成本,增強事業單位自律意識,讓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三)加快提升監管效能。一是將常態化監管向縱深推進。加強對事業單位年報公示信息真實性、準確性的審查,加大對“雙隨機、一公開”信息抽查監管的頻次和力度,不斷拓展抽查方式,完善“抽查事項清單”“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加強對法人證書登載事項、年度業務活動開展情況、證書公章使用情況等重點內容的檢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二是強化事業單位動態監管。探索建立事業單位法人失信檔案,將事業單位法人不按規定報送并公示年度報告或年度報告內容與事實不符,不按規定申請變更登記、注銷登記,不按照宗旨和業務范圍開展活動,抽逃開辦資金等行為記入失信檔案,并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信用修復前,登記管理機關將暫停辦理法人登記相關事宜,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對失信主體,督促限期整改、及時修復信用;事業單位信用修復后,公布的失信檔案可予以撤回。(青羊區委編辦 供稿)


        圖片已損壞
        国产欧美二区三区

      1. <li id="idmp4"><tr id="idmp4"></tr></li>
          <em id="idmp4"><acronym id="idmp4"></acronym></em>

            <dd id="idmp4"></dd>
            <rp id="idmp4"><ruby id="idmp4"><blockquote id="idmp4"></blockquote></ruby></rp><dd id="idmp4"><pre id="idmp4"></pre></dd>